1楼
- ahelp
- 2019/11/22 6:31:02
东华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非遗传承创新这部分的内容,每个学期中的一段时间都会在学校看到穿戴着精美民族服饰的绣娘们,都是到每个学期学校「非遗传承研习班」来进修的,大多来自西南地区,她们的绣品在当学期末都会做展览,还会和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同学会有合作,一起制作的刺绣服饰在期末也会举行大秀,十分有意思和有意义。
一直以来都觉得中国拥有56个民族举世无双,而这些民族的文化在这么多代人的传承下充满了浓浓的时间感,厚重、神秘,有些古老,但又源自于每个民族的生活所以无华质朴,所以身为汉族的我很好奇,那些少数民族精美神奇的图腾、绣品背后有什么故事,又是怎么诞生的?学校的非遗项目我也很感兴趣,但是由于一些原因一直都没有参加上,所以当这次有机会能做傈僳族的非遗创新,内心实在是充满了激动与期待~
我们去到的傈僳族聚居地是在云南保山的黄连河村,想象中的黄连河会是一个民族氛围很浓厚的地方,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穿着传统服饰,然而到了之后发现其实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我们是差不多的,因为时代的改变和为了生活便利,大部分的傈僳族只有在重要的节日或者值得纪念的日子才会穿着民族服饰,日常生活中还是现代服饰为主,毕竟传统的服饰对于日常的劳作来说还是有些不太便捷,但村里的老人们还是习惯日常穿着成套的服饰生活,所以在聚居地的场景就是「现代与民族」融合的感觉,有一些些奇妙。
我们到黄连河的当天就见到了余老师,老师倒是和想象中的传承人有很大出入,余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淳朴、内向,也许是由于初次见面,而且语言上稍微又些不通,老师话不是很多,但是眼神真诚,没有想象中的架子~后来相处久了之后发现,余老师其实是一个很热情的人,在生活中,她也很照顾我们,会在我们学习刺绣的空隙剥核桃吃,晚上留我们吃饭,教我们唱傈僳族的歌谣,但是在我们学习刺绣的过程中,她是严格的。
我真正体会到了手艺人的精神,每一针都要绣得工整,不满意就剪掉重来。
所以在设计作品沟通的部分,和老师的交流也是有波折的。
一开始的设计,出于传统角度的考虑,余老师并不是特别喜欢和认同,傈僳族的服饰特点是色彩浓艳、热烈、对比强,在服装上的应用面积大,虽然好看但太过于民族风而不够日常,在纹样的造型上也是如此,但是对于现代都市时尚审美来说,莫兰迪色调正大行其道,性冷淡风更是热门,所以我们的设计作品上更多的会偏向平静、清新,或者是比较跳脱的配色和造型,更适合年轻人的审美,更加现代都市。
这样的设计过程中有分歧很正常,毕竟我们两方的想法和审美上几乎是完全不同的类型,所以解决当时的小「矛盾」的方法就是不断的沟通和修改,去找那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平衡点,作出传统能被新时代接受,创新又能为传统审美所认可的服装配饰设计作品。
后来事实证明我们找到了嘿嘿,当地的来帮助我们一起完成作品的年轻傈僳族姑娘们,在完工之后向我们要来设计图和做配饰的一些材料,马上就自己制作了一对耳环并且戴了起来,“我们从来没想过这样可以做耳环,很好看!我们也都很喜欢!” 还有什么能比作品被人喜欢和肯定更开心的事了呢,哈哈。
这一趟的旅程实在是收获了太多,我真真正正知道了非遗是什么,它现在的状态是什么,以及需要我们年轻一代去做些什么。因为有史书的存在我们才知道曾经的辉煌,很多的时候我们才能以史为鉴去到新的远方,非遗传承也是这样,在时代进步的过程中也许一些事物的淘汰是必然,但是文化记录和保护确是必然之外定然要去做的,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许在不远的将来的某一瞬间,会成为某一事件的重要经验和灵感,这在人文精神上的深远意义,非同寻常。所以,我们要去保护它。
我相信,东华以及作为东华学子的我们,和非遗与傈僳族的缘分,不止于此。